2號上午,在經短暫的開幕式和合影留念之后,科學技術部條財司吳波爾司長就“大力發展科學儀器設備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了大會報告。在報告中吳司長指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儀器設備的發展,加大科技資金的投入力度,鼓勵創新,在肯定我國科學儀器成績的同時也提出了不足,并為國產儀器設備發展指明了的思路和方向:
一、國產儀器設備發展思路:
1、以加強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為突破口。2、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格局,培育一批企業技術戰略聯盟。3、積極推進自主研發基地,工程化基地建設。4、大力促進儀器設備尤其是我國原創性儀器設備應用研究。5、堅持項目、基地、人才建設相結合,促進*人才和重大項目向科學儀器基地聚集。6、鼓勵軍用技術向民用科學儀器轉移。7、充分運用政府采購、財稅、科技金融等政策手段,推進我國科學儀器產業化。
二、國產儀器設備發展方向
1、新技術新方法研究2、重要科學儀器的自主研發3、科學儀器升級改造技術研究開發4、輔助設備的研究開發5、科學儀器成果二次創新。
吳司長認為應倡導開展一些新科學儀器的新原理、新設計和新工藝的研發,重要科學儀器要倡導自主研發,通過技術創新對科學儀器的關鍵部位升級改造,重視輔助設備的研究開發,并且加強二次創新,結合不同領域的實際需要,開展現有成果的應用研究,提高現有成果的市場轉化水平。
分析儀器行業的主要創始人朱良漪教授也就“引進、消化、吸收與再創新"的報告對儀器的應用、創新的關系作了深入的闡述。接下來,陸婉珍院士“在線分析技術"、金欽漢教授“幾種新的分析測試技術"、張鐘華院士“計量單位制SI面臨重大發展"、范世福教授“試論科學儀器小型化的發展"、趙曉光高工“質譜技術和儀器的創新發展"、吳石增研究員“新型醫用超聲成像技術的研究"等,也作了熱情洋溢的發言,他們介紹了上新的儀器技術和分析測試方法的發展趨勢,為國內有關儀器技術的發展指引方向。
何華焜教授就“國外原子吸收光譜儀器技術發展分析"作了報告,他從P.E公司、日本日立、島津公司等三家公司儀器特點及研究開發路線總結出很多有益的啟示,為我國有關生產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參考。
備受大眾關心的“環境"、“食品安全"問題,蔣士強教授就“對《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中各級中心目標任務定位及儀器設備配置的理解和建議"、齊文啟研究員就“環境監測儀器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李重九教授就“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分析測試儀器的研究進展與展望"、張經華研究員就“國產科學儀器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應用"作了會議發言。